8月15日 祭
今天是传说中的8月15日。若非看到聊凡的日志,我是彻底把这个日子忘了。虽然之前每天都念叨着,快要8月15了,快要8月15了,但没用,忘了就是忘了,什么借口也没用。
然后便为此感到汗颜。昨天朱丹宁说,有日本友人要来南京,帮他想想南京有什么可去的,并列了他想到的一大串景点,我说,这当中除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其它去不去都无所谓。虽然人家是来玩的,但必要的教育还是要接受一下的。然后想起,不知道什么时候,央视十套放过齐康的专题,金中及东大的校友,老头子活一把年纪,算是阅人无数了,开口也没什么忌讳,说当初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落成仪式上,名目繁多的领导们站了n列n排(老人家原话当然并非如此),他作为设计者,站在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显然是可有可无的人物。老头子虽然是笑说,但那种不满还是很明显能听出来的。中国人自古鄙视搞建筑设计的人,把他们当作普通工匠,齐先生受此待遇也不算奇怪了,但我不得不问一句,对这些头头脸脸的人物来说,这样一个纪念馆的建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只是做个标记,表示我们南京在历史上还有这么一段;或是向受难者们表示,我们记得你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或者,仅仅是给南京开放个旅游景点,向上头邀功请赏去了?其实这些问题我也没资格过问。想想看,我仅有的几次参观,似乎都是属于集体活动,所谓哀悼亡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之类,但好歹我还去过。去年清明那会儿,纪念馆是免费开放的,我看着洪水一般的人群,一个个少说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见了面乐呵呵的说(还是非常地道的老南京话),这么大岁数了还没来过呢,今天免费,不看白不看!
这样看来,我算是做得不错的,至少我能清楚的报出,1945年8月15日,小日本终于投降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大一那年的12月13日是星期六,因为有考试所以早上回学校,跟同学们说起这个日子,竟无人知晓。连同宿舍的那个六合人,也不知道每年12月13号还有鸣防空警报一事。后来考试结束回家路上,收到室友的短信,说我们听到防空警报啦!那口气跟看到烟火一样高兴,很开眼界吧?我心里想这么问,不过没好意思说出口。也没有很悲哀的感觉,因为我也麻木了。
我们说小日本修改教科书,蒙昧一代代年轻人,让他们忘记历史,其实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所谓的歌舞升平中渐渐麻痹,渐渐冷血,无视历史留下的创痕。在西祠上某人说,年初ZZY去世,上面要求各地严防有学生游行滋事,他说,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知道ZZY的?上头实在太高估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了。
写到这里,一时无语,不知道下面是继续牢骚还是就此收笔。我不做愤青也有好几年了,只是上学期临近期末看话剧团演出《切格瓦拉》时忍不住激动了一把。最后一群话剧团的愤青们站在台上,近乎嚎叫的唱《国际歌》,我坐在第一排差点哭出来。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来刺激一下我们所谓的当代大学生的神经了。看看后排,几乎走得差不多了,我想这个晚上给人的教育和启迪,能被在浦口上万人中的千分之一记得,估计也就不错了。
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看着办吧。
本文固定链接: http://alexandrawoo.net/8%e6%9c%8815%e6%97%a5-%e7%a5%ad/ | Strange News From Anothe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