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Radiohead作品《OK Computer》发表十周年。6月,这张唱片度过了自己的10岁生日。今天早上躺在床上,我把ipod里面的OK Computer歌曲逐一听过,然后起床写这些文字。我想写下这些,是因为这张唱片对我,意义格外重要,它算是深刻影响我价值观和审美倾向的一张唱片。我会给很多唱片评5星,但是这张OK Computer,对我来说是5星中的5星,最爱中的最爱。
当然,10年前刚刚小学毕业的我,显然不会饭上这张专辑。我真正将这张专辑列为自己的大爱,已经是2004年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另2张Radiohead的碟影响了我。一张是发行于98年的EP《Airbag: How Am I Driving?》:
注意上图右侧那个标记,在OK Computer及其相关EP中都有出现:
OK Computer Paranoid Android [EP]
说回Airbag这张EP,EP主打歌曲当然是Airbag。有人说这是由于Thom Yorke未没有死于车祸而写。根据歌词,确是描写撞车事故。In an interstellar burst, I’m back to save the universe. 一副拯救宇宙的超人架势。而这首歌曲更让人铭记于心的是开头的那段悲伤的大提琴,和着贝斯线进入耳朵。繁华都市里再普通不过的交通意外,被Thom Yorke唱到悲天悯人。EP中的另2首歌,Pearly和Palo Alto,我总是会把二者混淆,可能是前奏都有很诡异的音效的缘故。后来知道Palo Alto是硅谷重镇,坐拥斯坦福,惠普和google,in the city of future, it is difficult to concentrate, I’m OK, thanks for asking,桶木腰对这座城市的描述依旧是焦虑。联想到斯坦福和牛津2个学校的某种渊源,来自牛津的Radiohead用冷眼看Palo Alto,也算正常~哈哈。EP收录7首歌,皆是叫人爱得欲罢不能的佳作。我个人最推崇的除了Palo Alto,还有A Reminder以及一首纯乐器作品Meeting in the Aisle。说到这2首歌,不得不提到另一张影响我对OK Computer最终态度的碟,发行于99年的DVD,Meeting People Is Easy:
当年用20块的神奇价格买下了这张原盘,电影时长约1个半小时,记录了在OK Computer发行前后乐队为期一年的巡回演出宣传活动,全部用DV拍摄,所以影像质量一般。导演的侧重点并不在于展现专辑大卖之后的人气暴涨的场景,那是快男导演干的事。导演刻意收集了一些细节,比如在某一次采访中,面对记者连珠炮的问题,桶木腰托着脑袋,昏昏欲睡;再比如我最喜欢的一段,在OK Computer获得NME年度最佳的颁奖礼上,由于在日本巡演,Radiohead拍摄了一段视频以表示“感谢将奖项授予我们”,面对镜头,可以把歌词写得流畅深邃的桶木腰却表现出失语状态,说2句话就卡壳,后来不得以主办方把要他说的话写在纸上,叫他照着念,可还是念不流畅,最后桶木腰不干了,把台词丢给后面坐着的乐队成员,说你们念吧,自己像个逃脱了家庭作业的孩子一样长舒一口气,这段影像并无剪辑的在NME颁奖礼当晚放出,全场哄堂大笑。对于Radiohead,对于桶木腰,成名是一件何其矛盾的事情。早在处女唱片《Pablo Honey》获得成功之时,他们就表示过,没有想到也并不希望自己能获得这么多拥趸。可是成功就如排山倒海,顷刻袭来。Radiohead是富于勇气的,可以发觉他们的每一张专辑都回避了上一张的路径,每一次他们都力求摆脱过往的影子,可是赞誉和好评依旧是不经思索的奉上。《Meeting People Is Easy》表现的就是在浩如烟海的通告演出中乐队无奈的精神状态。Meeting people is easy,只是想摆脱这些人就不那么容易了。电影中出现的音乐显然都是Radiohead的作品,比如A Reminder,比如Meeting in the Aisle。”A Reminder“开头有一段像是机场广播的女声,后来知道所说的是捷克语,我当初听着像是日语…汗。歌中唱,如果我老了,请记得提醒我,提醒我曾经自由,曾经冷酷,曾经,我是我自己。桶木腰的歌词乃是言简意赅的典范。但上述文字恐怕也是极少数可以翻译出来的RH歌词,多数时候这些歌词的特殊意境,经不起英汉转换的考验。而“Meeting in the Aisle”一曲在电影里出现的场景,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深夜的ATM取款机前,一对恋人拥吻,这大约是导演在车里拍下的,然后车缓缓开动,恋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插科打诨一句,在拍摄这段场景时,DV可能开了夜间模式,所以拍到的灯光在快速移动情况下,会连成一条线,这就成了我对“Meeting in the Aisle”的最直观印象。这首曲子中重复弹奏的那段旋律在效果器的烘托下,好像是在灯光隧道里的旅行。再插科打诨一句,桃子,看到这句话请尽快把这张碟还我吧…我很想念它~
说完这2个引子,开始说这张感动我至深的”OK Computer”,说感动,我却未曾为它落泪。毕竟它并不煽情。但是,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每天都不能离了这些歌,借助于桶木腰的哀号,我才得以安心入睡。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有特别的意义。有无数乐评无数牛人对此展开过分析批评,我只说我的感觉。
Airbag:已经说过,这里可以略过。
Paranoid Android:这歌是针对某些特殊人群而写的,具体定义有点复杂,时间一长,我忘记了…汗。6分多钟的歌曲,节奏变幻丰富,听得很过瘾。还记得大一第一次在广播台放过这首歌之后,就有人特意为了索要这首歌而给我电话。算起来是我的第一个粉丝,哈哈。其实更早时候我就听过这首歌的…前奏,因为央视的几档节目都用过这首歌的前奏,后来发现快男也用过…可见其前奏是多么受国内主流音乐编辑推崇,不知道他们对这整首歌感觉如何,因为我更喜欢后面桶木腰发疯的唱Rain down on me…
Subterranean Homesick Alien:有人说所有关于外星人的歌曲,这是最知名的一首。这首歌也是整张唱片中我最最最爱的一首。主要原因在于歌词。若干年前《萌芽》上有过一篇关于RH的乐评,其评论重点当然是OKC。这位疑似英语专业的作者将部分歌词翻译的令人动容!我还记得文章结尾写,Thom Yorke希望有一天,外星人带他上他们的飞船,看到一个他想看到的世界。这段歌词也成为了我很多时候用作自我开脱或逃避时候的理由。I wish that they’d swoop down, in a country lane, late at night when I’m driving. Take me on board their beautiful ship, show me the world as I love to see it. 另补充说一句,这首歌我也在广播台放过咯。
Exit Music ( for a film):我记得当年a村秀树疑问这个”for a film”究竟是哪部电影,后来我们知道是96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惨淡收场后,传出来的便是这首哀怨的歌(情歌?)。电影的原声中并无这首片尾曲,倒是有另一首RH为电影创作的”Talk Show Host“,伴随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冷艳的出场,雾霭沉沉的背景下隐约传来桶木腰一声声碎碎念叨的nothing, nothing…不过国内的一些SB影评/乐评逢这部电影必提The Cardigans的”Lovefool”,其他音乐全部略去,显然是没好好看过电影,也没好好听过原声。好像扯远了,这部电影原声真的绝佳,集结了英国乃至欧洲相当一部分非主流艺人乐队。再扯远一些,98年桶木腰参与了电影《天鹅绒金矿》的音乐部分。在Kurt和Brian决裂的时候,背景传出来的是一首何其撕心裂肺的Bittersweet,iti’s such a sad thing, I gave you all my heart,后来才发现这首哀伤的情歌竟然是桶木腰演唱…
Let Dwon:这首歌很早就是我很中意的歌,不看歌词,真觉得是一首阳光弥漫积极向上的和谐歌曲,结果还是写纷乱焦虑的厌世句子。知道歌词其实有点失望的。这算是整张专辑给我感觉最明亮的一部分了,没想到也被桶木腰涂黑了。不过结尾部分的音效还是非常棒,好像灰尘在阳光下跳舞一般轻快。
Karma Police:我真的不大清楚这首歌,疑似很多人推崇,我还是不说了~
Fitter, Happier:Fitter, happier,more productive, comfortable, not drinking too much, regular exercise at the gym (3 days a week),
getting on better with your associate employee contemporaries , at ease, eating well (no more microwave dinners and saturated fats),
a patient better driver, a safer car (baby smiling in back seat),
sleeping well (no bad dreams),
no paranoia, careful to all animals (never washing spiders down the plughole),
keep in contact with old friends (enjoy a drink now and then),
will frequently check credit at (moral) bank (hole in the wall),
favors for favors, fond but not in love,
charity standing orders, on Sundays ring road supermarket (no killing moths or putting boiling water on the ants),
car wash (also on Sundays),…
从头到尾的呓语,桶木腰的健康人生观,就像别人所说,这些正常的字眼,叫人感到难过。我们远离健康平静的生活已经太久。favors for favors, fond but not in love,爱,但不深陷。这句话,简直就成了我的行为准则。曾经听过一个特别恶搞的,将Creep的伴奏和Fitter, Happier的念白混在一起,居然相当和谐。
Electioneering + Climing Up the Walls:2者有点相似,当然我更喜欢后者,Climing up the Walls也是整张专辑中我特别喜欢的一首。很吵,chaos,就是因为这个我特别喜欢它。这首歌的鼓点特别有味道,桶木腰的神经质声音算是到了一个极致。但是,很惭愧,我真的不知歌词所云…我对它的喜爱仅限于音乐部分。扯一句,担任歌曲混音的是英国Trip-hop团体Zero 7,不过我对他们的感觉一般…
No Surprises:可能是整张专辑中从旋律而言最容易入耳的一首。叮叮咚咚八音盒似的前奏,然后是桶木腰对自己的生活的一番乌托邦式的畅想,Such a pretty house and such a pretty garden, no alarms and no surprises. MV很有趣,就是桶木腰面对镜头,然后有水慢慢没过头顶(简单示意下,上youtube看详情吧,呵呵):
Lucky + The Tourist:这2首歌感觉相近,不过歌曲背景相去甚远。Lucky曾收录在War Child Help的合辑中,救助战火中儿童一直是RH的努力方向,歌曲的MV就是一部微型纪录片,记录的当然是战火中儿童的惨状。这2首歌的整体感觉比较中庸,我说的是相比整张专辑的此起彼伏而言,这2首相对平静的歌曲首位,也算是祝福听众“收听愉快”的好办法。
算起来自从03年发表”Hail to the Thief“以来,RH已经4年没有发表专辑了,自05年开始就有关于新专辑的传闻,至今仍然没有实现。去年桶木腰的个人唱片The Eraser发行,被NME习惯性列为年度50大,风格趋向电子,倒并不很另类。甚至有人说某些歌曲的感觉像蔡依林的舞曲…所以有人得出结论,看来RH的风格走向很大一部分来自吉他手Jonny Greenwood,这位腕带兄现今已经转战古典音乐领域了,强~
其他关于RH的插科打诨话:
Radiohead在94年曾经在HK演出,这是他们距离中国最近的一次,当时的暖场嘉宾是窦唯。
97年旷世之作OK Computer在一衣带水的日本首发,咱中国粉丝(电饭锅)和RH只能是缘浅情深了。
98年他们因为参加了一场支持藏独的演唱会,而被列入了传说中的中国政府黑名单。
还有出演了哈利波特4…可惜我没看出来…参演的据说是Jonny, Colin和Ed,还有原Pulp主唱Jarvis Cocker,但桶木腰拒绝出演,他不愿意出演任何电影,好像对自己的脸蛋很不满意…再扯一句,哈利波特3里面有原Stone Roses主唱Ian Brown,半秒钟镜头,居然让我看出来了!我真佩服我自己!
还有曾经在google翻译上面输入Radiohead,翻译结果是“周杰伦”…最近又变了,成了什么“巡演”,哪个SB改的,那个“周杰伦”多有创意啊!!!
另外,关于OK Computer的致敬与翻唱:
Strung Out On OK Computer:stereogum.com: OK X
The String Quartet Tribute To Radiohead
值得一提的是那张OK X,是该网站为OK Computer十周年专门推出的,http://www.stereogum.com/okx/,可以试听和下载。很有意思。
关于Radiohead更多致敬专辑参考我的豆列:http://www.douban.com/doulist/29818/,嘿嘿。
想起来,再贴个我以前的画,Radiohea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