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同学告诉我,她被迫转读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且是一个和本专业基础几乎完全不同的专业。虽然专业蛮好,但是毕竟从未接触过。根据道听途说来的消息,我们学院的规矩是:每个博导每届只能带3个硕士研究生,每个硕导带2个。这不知是什么人一拍脑袋下的规矩,按这样分配,会有一些研究生遇到无导师可带的情况,于是就要接受被调剂到某个人数没招满的专业。考研的被调剂,保研的也会被调剂。这中间经过了怎样荒唐曲折的过程,我还真绕不明白。我能确定的是有些(或者是全部?)老板的极端不负责任,耽误了无数辛辛苦苦考研的学生。很多人写套瓷信,他一概回复欢迎,给很多人希望,到最后要落实的时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我不相信这种老板的工作繁忙和事业成就能赶得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想起我这几日念叨很多次的话,杨振宁虽然人品很烂不是东西,但好歹做学问做出了名堂。现在的很多高校教授,做人不行,做学问更不行。真想不通这些人活这么失败,还有什么可以趾高气扬的。
我还能确定的是某些行政人员的无情无义无知无耻。行政人员么,就是没有大脑不能做学问的。那么学问以外的事,就归他们管了。可是做的那个差劲。某领导面对闹情绪的学生,竟然抛出一句“你们这些学生怎么这么死脑筋,换专业有什么不好,学什么不都一样”。我很久不骂人了,毕竟这话不是面对我说。拜托说话的时候带脑子,用不着动脑子,只要带上就行。学文的,改学理,可行么?学生辛辛苦苦就为了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考分够了,可以读研了,你叫他换专业,他非但不能表现出伤心愤怒,反倒要充满信念的迎接挑战?
今早看新闻,不知什么无聊媒体又排大学排行榜,前100名没有中国学校。这种东西还用排吗?看看这些荒唐事就知道。当然这未必是普遍现象,但偶然也是必然中的偶然。我想,中国高校目前未必是在缩小和一流高校的差距,而是在拉大,不是别人要甩开你,而是中国高校自己要甩开自己。破罐破摔,就这德性。
我想把我这最近一年的遭遇和所见所闻写下来,如果把握得当,很可能是一个像《阳光小美女》一样出色的剧本,荒诞,讽刺,且有现实意义。不同的是《阳光小美女》那样的荒诞电影,好歹有一个让人会心舒心的结尾。而我们现实的荒诞剧,永远没有一个像样的结尾,直至中国足球的现实真的变成了中国高校的现实。(应该限定一下,是中国大陆高校)
Apr102007
我的大学生活真的可以拍一部电影了
作者:Alexandra 发布:2007-04-10 16:08 分类:Claustrophobia 阅读: 抢沙发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